页面版权归江苏中澳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苏ICP备1902376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锦州
航空器追踪监控体系建设
今天,中澳航空小编在民航官网上看到了一条源于构建航空器追踪监控体系的一篇新闻。在2016年初,冯正霖局长也提出了坚持飞行安全底线的要求,明确指出,“中国民航要坚持飞行安全、廉政安全和真情服务的底线”。2017年构建航空器追踪监控体系更是落实习总书记“一个体系、三个能力”重要批示精神的主要工作之一。也就是民航局为飞行安全而部署的下一步工作。
会议上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强调,构建航空器全球追踪监控体系,对于以后全国民航运行态势掌握、流量管理系统、航班正常而言都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以后民航的发展意义重大。航空器追踪监控作为的一项长期任务,涉及面很广,包括法规、标准、运行管理、技术手段、新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方方面面,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全面提升我国在民航航空器全球追踪监控的能力,加强我国航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构建航空器全球追踪监控体系工作要点:
1)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明确责任、落实担当,扎实推进“三步走”实施工作。尽快修订和完善“三步走”实施方案,提交局务会审议,以此作为今后各单位开展航空器追踪监控体系建设的依据和指南。
2)开放共享,尽快建立航空器位置信息共享平台。依托运行监控中心建立航空器位置信息共享平台,尽快实现运行监控中心、空管局和航空公司之间的航空器位置信息数据共享,不断健全民航运行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形成信息开放、资源共享的航空器运行信息监视网络。
3)坚持自主,协力开展“北斗”通航应用。按照“先通用后运输,先监视后导航”的“北斗”应用实施策略,积极就通航“北斗”应用示范事宜与国家北斗办等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北斗”在通航领域的应用,尽早实现“北斗”通航的导航和监视应用。
4)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民航运行监控水平。大力推进ADS-B、航空公司卫星通信能力建设,强化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加强行业内外的技术合作,做到真正重视新技术、敢于利用新技术、善于应用新技术。